首页 火币交易所官网文章正文

被157国承认后,巴勒斯坦申请加入金砖,中方4字回应绝不踏入陷阱

火币交易所官网 2025年09月29日 17:18 1 Connor

当巴勒斯坦手握157国的承认书,转身叩响金砖大门时,中国外交部用四个字轻巧接招。这片战火纷飞之地能否挤进新兴国家俱乐部?背后的大国博弈,正在悄悄改写中东规则。

一、外交破冰后,巴勒斯坦的“金砖梦”

今年9月底,巴勒斯坦迎来外交转折点——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157国正式承认其国家地位。这一数字不仅象征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的背书,更成为巴勒斯坦撬动国际组织的杠杆。

很快,巴勒斯坦驻俄罗斯大使诺法尔在9月26日透露,已正式提交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

为何首选金砖?巴勒斯坦的算盘很清晰。近年来,金砖扩员速度惊人:2024年吸纳埃及、阿联酋、埃塞俄比亚、伊朗;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成为正式成员。这种“滚雪球”式发展,让金砖从经济合作平台悄然升级为挑战西方主导秩序的政治力量。

对巴勒斯坦而言,加入金砖意味着将外交声量转化为实质性合作,甚至可能借助成员国力量对冲以色列的军事压力。

但现实骨感。巴勒斯坦内部派系林立,法塔赫与哈马斯的分歧能否在“入群”问题上达成一致?更关键的是,金砖的门槛并非虚设——成员国需具备一定经济体量、地区代表性和稳定性。

如今的巴勒斯坦连领土完整都未实现,何谈“经济贡献”?俄罗斯总统普京虽在2024年喀山峰会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参会,但俄方至今未对申请正式回应,暗示着金砖内部的谨慎评估。

二、中国表态的“文字密码”:欢迎,但不止于欢迎

面对俄媒探口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金砖合作。”志同道合短短四字,暗藏玄机。

首先,“志同道合”划定了政治底线——申请国须认同金砖推动“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宗旨。巴勒斯坦长期受西方双标对待,自然契合这一立场。

其次,中国将金砖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合作平台”,巧妙避开了直接承诺安全担保,却暗示了潜在支持。例如,2024年《喀山宣言》明确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成员,已为后续合作铺路。

展开全文

但中方未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即刻加入金砖,透露出更深层的考量。金砖的核心使命是经济合作,若仓促接纳身处战乱的巴勒斯坦,等于将地区冲突包袱甩给整个机制。

尤其当前巴以冲突持续升级,以色列铁心清除哈马斯,美国暗中阻挠“两国方案”,此时让巴勒斯坦入伙,可能迫使金砖卷入美以对抗漩涡。

中国作为倡导“不结盟”的大国,显然不愿见金砖滑向军事同盟化,也绝不愿踏入这一个巨大的陷阱之中。

三、金砖的“扩容逻辑”:为何巴勒斯坦可能是特殊案例?

金砖的扩容史,实则是新兴国家争夺话语权的缩影。从最初五国到如今十余成员,其筛选标准始终围绕“经济潜力”与“地区平衡”。

例如印尼的加入,既看中其东南亚经济体量,也为制衡印度在机制内的影响力。而巴勒斯坦的申请,却挑战了这套逻辑——它带来的不是市场,而是政治象征意义。

事实上,金砖早已为此类情况预留弹性空间。俄罗斯曾提议设立“金砖伙伴国”机制,作为观察与正式成员间的过渡安排。

对巴勒斯坦而言,先以伙伴身份参与合作,或许是更务实的选择。既能通过金砖新开发银行获取基建资金,又可在峰会平台发声,同时避免因“不够格”引发机制公信力争议。

但风险亦不容忽视。巴勒斯坦问题牵动中东神经,若金砖处理不当,可能激化内部矛盾。例如印度长期与以色列交好,沙特、伊朗虽新加入但立场微妙。一旦巴勒斯坦议题成为焦点,金砖恐从经济俱乐部沦为政治辩论场,偏离合作初心。

四、中国角色:平衡者还是主导者?

巴勒斯坦申请加入金砖,本质是场对中国的压力测试。作为金砖创始国和巴勒斯坦的传统支持者,中国既需展现对“全球南方”的团结,又得避免过度刺激美国。

从利益视角看,中国在巴以问题上有三重考量:

其一,巩固“全球南方”领袖形象,通过支持巴勒斯坦提升道义号召力;其二,借金砖平台稀释美国在中东影响力,例如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防御协议后,地区安全格局已现多极化苗头;其三,规避直接对抗——中美经济依存度仍高,中国无需为巴勒斯坦与西方彻底撕破脸。

因此,中国的策略可能是“渐进式支持”。例如推动巴勒斯坦先获得金砖观察员身份,同时联合俄罗斯等国在联合国施压以色列停火。

待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地区局势稳定后,再评估正式成员资格。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既呼应了中方倡导的“和平对话”,也保全了金砖的机制稳定性。

五、未来局势:加入金砖,还是坠入陷阱?

巴勒斯坦的“金砖梦”能否照进现实,取决于三大变量:

1. 巴以冲突走向:若内塔尼亚胡政府坚持军事行动,巴勒斯坦连基本主权都难保障,金砖不可能接纳一个“战时状态”的成员。反之,若国际调停成功落实停火,“两国方案”取得进展,巴勒斯坦的申请筹码将大幅提升。

2. 金砖内部协调:新老成员国需就“政治风险”达成共识。印尼、埃及等新成员可能倾向谨慎,而俄罗斯、中国或更注重战略收益。2025年的金砖峰会或是关键决策点。

3. 美国的反应:美国若感知金砖“政治化”倾向加剧,可能加大制裁施压,例如限制成员国与伊朗、俄罗斯的交易。这将考验金砖的抗压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的选择折射出小国生存智慧——在大国夹缝中,借多边平台寻出路。但金砖不是救命稻草,而是放大器:它可能助巴勒斯坦赢得国际声援,也可能使其沦为地缘博弈的棋子。

157国的承认书,只是巴勒斯坦长征的第一步。金砖大门前,中国的“欢迎”背后是审慎的权衡——既要撑起公平正义的大旗,又不愿扛下失控的炸药包。

这场申请博弈,早已超越巴勒斯坦自身命运,成为测试新兴秩序成色的试金石。而答案,或许藏在下一轮金砖峰会的握手之间。

标签: 巴勒斯坦 中方 踏入 陷阱 绝不

发表评论

火币交易所官网 - 火币中国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