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币中国文章正文

突然退网!西贝贾国龙扛不住了

火币中国 2025年10月03日 09:37 3 Connor

西贝的救赎仍在继续!

封面 I AI制图

作者 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在舆论场热度逐渐冷却的西贝,又被创始人贾国龙清空社交媒体账号内容、疑似退网风波推上了风口浪尖。

回看这一个多月的西贝连续剧,不论是和罗永浩展开对轰大战,还是把预制菜又带到了全民视野,西贝都完成了现象级的流量暴涨。

但泼天富贵带来的不全是恩赐,西贝的口碑、菜品质量质疑等问题,一直横亘广大网友面前,西贝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祭出了一系列公关手段。

只是每一次的公关,都在用结结实实的损耗来给全网展示反面公关教材案例,他真我哭!

展开全文

这场退网风波绝非偶然,而是一场由预制菜争议点燃的品牌火灾,烧穿了西贝 60 亿营收的基本盘,更把 2026 年的上市梦烧得只剩灰烬。

图源:抖音

但硬币的另一面,西贝赚来了金钱无法买到的知名度,如果后续完成菜品质量的升级,照单全收整改意见,危机变机遇是有可能的。

毕竟餐饮行业最朴素的道理从来没变:流量会退潮,但口碑能留客。

实事求是的讲,老罗那次引爆网络的发言是毫不留情面的,虽然是从一个消费者真切体验出发,但他庞大的影响力直接让西贝遭遇了社会性死亡。

内容直指西贝两宗罪:预制菜和贵。

自此之后,西贝的诸多反击均围绕这两点展开,但还是那句话,把战场设置在自家阵地,相当于引狼入室,越忙越乱。

从西贝创始人明确表态要将罗永浩提起诉讼,到西贝发表官方致歉信,西贝的每一次善后都将自己再度推上话题中心,咱就是说,至少在流量这一块西贝赢麻了。

实事求是的讲,西贝风评到如今这个地步,很大程度上与其后续的公关手段有关。

还记得前段时间西贝的温情小作文《7岁的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

图源:西贝品位早读

内容以7岁的毛毛为主角展开,从两岁起毛毛就常跟妈妈去西贝,可最近妈妈看了网上的舆论说以后不去了, 家人拿他念叨好久的玩具哄他,毛毛也不肯,他记着和西贝的约定,偷偷溜到店里,一见到店长就抱住她的大腿,哽咽着说 “我来赴约了”。

光看文字炸裂程度就拉满了,虽然打着温情的牌,但处处透露着表演痕迹、尴尬故事会的味道,以至于全网齐刷刷的送上了嘲讽声。

但西贝痛定思痛,拿出了另一个故事渴望感动全网:一位宝妈分享自己快一岁的孩子不喜欢吃饭,但在西贝学会了吃饭,还一度产生了深厚感情,贾国龙听完直接流泪。

甚至还有“没有西贝就没有任正非”,西贝出版的书籍介绍了任正非被服务员的欢乐歌声打动,从此再也没有想过要自杀的光荣事迹。

以上诸多案例或许把西贝自身感动的痛哭流涕,但全网与之共情的声音却不多,网友纷纷表示西贝的公关手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全是破绽。

眼看着全网风评并未扭转,贾老板直接清空了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平台的账号内容,看起来一副退网的姿态。

但如果这仍旧是一次公关手段的话,貌似还是不合格。

西贝贾老板在危机爆发以来,始终是“硬气”的,网友们嘲讽其不懂公关之道,但事实上贾老板的底气源于自家的硬实力。

首先是供应链,自2016年建成中央厨房以来,西贝早已形成 “中央厨房预处理 + 门店简单加工” 的模式,70% 食材都要经过净菜切割、酱料分装等工业化工序。

这种模式曾是西贝扩张的利器:2024年近400家直营店,单店平均营收1500万元,靠的就是标准化带来的效率提升。

但成也中央厨房,败也中央厨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预制菜的定义是 “预加工制成、加热即可食用的菜肴”,而西贝将中央厨房预处理原料等同于非预制菜,显然陷入了自欺欺人的认知偏差。食品专家一针见血:“消费者反感的不是预处理,是花现做的钱吃加热菜的欺骗感。”

更要命的是,这种模式让西贝逐渐丧失了现做能力,这同样也是西贝反思的重点所在。

图源:小红书@三森三思

北京某门店厨师透露,“现在后厨更像组装车间,肉是腌好的,菜是切好的,连酱汁都是现成的,炒几下就行”。当费大厨靠 “新鲜现炒” 创下 12 小时排队纪录,太二用 “活鱼现杀” 拉动新店翻台率提升时,西贝还在依赖中央厨房的老本,早已跟不上消费升级的节奏。

而且西贝还陷入了“性价比”质疑。2020 年两次涨价、强制收取茶位费,2021 年再陷 “贵价争议”,叠加此次预制菜风波,消费者对高端莜面村的信任度已被反复消耗。有餐饮行业分析师测算,若客流持续下滑,西贝 2025 年营收可能跌破 50 亿元,回到 2020 年的低谷水平。

西贝的上市梦同样破碎了,2022 年底,贾老板高调宣布 “十年千亿营收” 计划,将 2026 年 IPO 定为生死线,为此西贝在 2023 年加速扩张,单店营收同比提升 12%,好不容易把营收冲到 62 亿元的历史新高。

但预制菜风波直接戳破了这个泡沫,要兑现现做承诺,意味着在人力成本必须增加,单店利润会有所损耗,西贝的艰难时刻仍在持续。

其实西贝并非没有转型机会。

早在 2021 年,贾国龙就推出快餐品牌 “贾国龙功夫菜”,主打预制菜零售,但因口感争议惨淡收场。

若当时能顺势明确 “餐饮 + 零售” 双轨模式,将门店现做与预制零售分开标注,或许不会陷入如今的信任危机。但他执着于高端餐饮无预制的标签,最终把自己逼到墙角。

要知道西贝早已具备支撑双轨模式的基础,其 2015 年就投入超 2 亿元建设中央厨房,实现 “食材初加工标准化 + 门店现制” 的平衡,且 80% 以上食材可溯源,中央厨房还配备全程冷链监控系统,这些本是预制菜业务的核心优势。

从 20 平方米的小餐馆到近 400 家直营店,贾国龙靠狼性文化把西贝做成行业标杆;如今因一场预制菜争议退网,又暴露了他对消费趋势的迟钝。

图源:小红书@米花

这场危机的发酵,本质是品牌沟通的彻底失效,西贝并未和广大消费者对齐颗粒度,若想实现救赎,西贝需从根基处重构逻辑,短期必须以真诚止血,创始人应放下姿态直面问题,退网或许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餐品上的跟进,目前西贝已启动部分整改,将羊肉串改为门店现切现串、儿童餐牛肉酱改为现炒,但需警惕分散加工带来的食品安全管控风险,这对其 300 多家门店的管理能力提出新考验。

这场危机撕开的,不仅是西贝的供应链漏洞,更是一代餐饮大佬 “面子大于里子” 的经营误区。

说到底,不管是企业还是舆论场,最终都要落到解决问题上。企业守住合规的底线,更要捧着信任的真心;舆论保持监督的清醒,也给改进的空间。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所有公司公关都应该感谢西贝上的这堂生动的教学课,而其若能完成从 群嘲到透明真诚的蜕变,更将成为餐饮行业信任重建的示范样本。

标签: 西贝 贾国 不住 突然 龙扛

发表评论

火币交易所官网 - 火币中国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