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币中国文章正文

春秋战国时,韩国为何将都城从临汾迁至新郑?

火币中国 2022年09月04日 07:16 132 Connor

观史,清朝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和汉朝汉景帝年间的“七国之乱”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最先主张削藩的大臣结局却截然不同。

汉景帝二年,西汉诸位藩王势大,让汉景帝寝食难安。汉景帝的老师、御史大夫晁错写了一篇《削藩策》,极力劝汉景帝削藩。汉景帝听信晁错之言,下令削藩。不料,此举激起藩王反弹,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叛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发动“七国之乱”。七国势大,汉景帝应对不及,经过再三权衡,汉景帝杀掉忠臣晁错,以暂时平息七国之怒。

其实,汉景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晁错对汉朝忠心耿耿,汉景帝之所以要狠心杀掉晁错,只是想多争取一些准备时间。虽然最后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但晁错之死,却成了历史悲剧。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清朝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爆发,由于康熙准备不足,清军最初节节败退。这时,有人建议把削藩的“始作俑者”纳兰明珠杀掉,以平众怒,康熙却没有像汉景帝一样杀掉忠臣。结果,当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明珠一跃成为清朝一代权臣。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

顺治年间,为了平定南方,清朝陆续封了6个异姓王,其中,以三藩的势力最大。古往今来,乱世封王,到了和平年代,开始集权。康熙除掉鳌拜之后,雄心凸显,卧榻之下,已经不容他人酣睡。于是,在康熙的内心之中,早已开始考虑削藩之事。

展开全文

明珠作为康熙的宠臣,逐渐摸清了康熙的心思。明珠为人精明,他虽然知道康熙要削藩,但不愿意说透,因为他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迈为由,请求告老还乡。尚可喜要退休,康熙求之不得,但接下来的事情,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作为平南王,尚可喜退休后,到底是让他的儿子继续担任平南王呢?还是要撤销平南王这个爵位呢?在朝堂之上,大部分官员都支持前者。原因有二:

第一,尚可喜身为明朝旧臣,他自投降清朝后,对清朝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且为清朝统一全国立下了不世之功。

第二,清朝自统一全国(当时台湾仍由郑成功占领)后,“三藩”在南方屏藩一方,对清朝的和平稳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不管是从当时的局势,还是从尚可喜家族利益出发,都不应该撤销“平南王”爵位。但是,这些大臣都没有站在康熙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在康熙看来,现在清朝已经完成统一,这些藩王毕竟是异姓王,早晚要撤,长痛不如短痛,干脆趁尚可喜退休之际,下令一举撤销三藩。

为了达到撤藩的目的,康熙特地召开一次御前会议,专门讨论是否撤藩。《清史稿》云:

上召诸大臣询方略,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主撤,明珠和之,诸大臣皆默然。

康熙先没有表态,仅有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两人表态,其他大臣都沉默不言。很明显,满朝大臣大多不支持撤藩。明珠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大力支持康熙撤藩,在众人面前,明珠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古以来藩王势大的危害,从西汉七国之乱说到明朝藩王之祸。明珠的表现,让康熙非常满意,康熙一纸令下:撤藩!

不过,在撤藩之初,康熙和汉景帝所遇到的状况不同,准确来说,康熙的对手们显得更高明。因为,汉景帝在决定撤藩开始,“七国”就一直叫嚣着反对,而康熙下令撤藩时,“三藩”都在“装孙子”,吴三桂等人表面上同意撤藩。这个举动成功麻痹了康熙,待到吴三桂联合尚之信、耿精忠同时举兵谋反时,康熙有些措手不及。

康熙十二年冬,吴三桂从云贵发兵,进攻湖南,连取四城,声势浩荡。清军在南方连续十余年不经战事,八旗子弟军备松弛,面对吴三桂的大军,节节败退。与此同时,康熙派去平定耿精忠、尚之信的队伍也久攻不下,再加上广西的孙延龄、陕甘的王辅臣叛变、台湾郑经出兵福建,康熙四面受敌,大清朝迎来入关以来最严重的危局,甚至有人建议迁都盛京(沈阳),以避战火。

当时清朝形势急转直下,众人皆知这都是康熙执意削藩惹的祸,但众臣不敢责怪康熙,于是拿明珠等人开刀。以大学士索额图为首的朝廷重臣向康熙建议:“时争咎建议者,请诛之。”

索额图的意思是说:当时明珠等人建议削藩,如今酿成大乱,应该杀掉明珠,以平息众怒。

当然,不排除索额图像当年的汉景帝一样,想借杀明珠来争取平叛的时间,但无论如何,明珠已经被当成“罪魁祸首”了。明珠听闻后,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熟读经史,当然知道晁错的例子。事后证明,明珠虚惊一场,因为康熙直接怼索额图:你当朕是汉景帝吗?

康熙对索额图等人解释说:“当时削藩是我的主意,和明珠等人何干?藩王作乱,我们就和他们死磕到底,绝不枉杀忠臣!”一句话,康熙把明珠挡在身后,保护了明珠。

三藩之乱历时8年终于平定,在“总结大会”上,康熙坐在龙椅上,对大家说:“当初朕要撤藩,你们都不同意,只有明珠的想法最合我意。”明珠于是进一步得到康熙的宠信。《清史稿·纳兰明珠传》记载康熙的原话:

“当时有请诛建议者,朕若从之,皆含冤泉壤矣!”

康熙的意思是说,“若是当时听信索额图之言先杀了你,现在悔之晚矣。”

在笔者看来:纳兰明珠虽然是一代权臣(这一点不容否认),但在康熙削三藩、收台湾、平噶尔丹等过程中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清朝的统一、民族的融合做出过重要贡献。倘若康熙学习汉景帝,杀掉了明珠,将会是幸事还是不幸呢?

标签: 新郑 都城 临汾 春秋战国 韩国

发表评论

火币交易所官网 - 火币中国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