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因贷款“三查”不尽职等问题,重庆银行被罚220万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嘉合 10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开具一批行政处罚公告,其...
资产规模破万亿,重庆银行因投资业务不审慎等违规行为被罚
“A+H”两地上市的重庆银行,能否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协同并进?
《中国科技投资》丁丹
因贷款“三查”不尽职、投资业务不审慎等违规行为,重庆银行日前被罚款220万元,引发关注。今年8月末,该行刚公告其资产规模突破一万亿元。10月24日,该行公布了今年三季报,显示各级资本充足率前三季度下滑明显。
截图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去年至今,重庆银行董监高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包括原董事长林军去年1月到龄退休后,“70后”农行老将杨秀明继任掌舵等。对于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后的发展规划,杨秀明今年9月曾表示,将重点推进该行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协同并进等。
资产规模突破一万亿元
根据重庆金融监管局10月22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重庆银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投资业务不审慎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共计220万元。同时,该行人员刘晓娜因涉贷款“三查”不尽职部分问题,被予以警告。
展开全文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银行前身是1996年由37家城市信用社及城市信用联社共同组建的重庆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更名为重庆市商业银行,2007年更为现名。该行目前是一家“A+H”两地上市的城商行,先是2013年11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后于2021年2月5日登陆上交所主板。
今年8月29日,重庆银行发布关于经营情况的自愿性公告,称截至今年7月31日,该行(集团口径)资产总额达到1008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7.76%,资产规模突破一万亿元。根据该行10月24日公布的2025年三季报,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为1.02万亿元。
在9月2日举行的重庆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该行董事长杨秀明关于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后的发展规划,杨秀明称具体将从四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强化高质量发展引领;二是持续提升经营能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三是持续提升管理效能,保障战略落地见效;四是持续提升发展质效,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协同并进。
前三季度资本充足率下滑明显
盈利方面,重庆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40亿元,同比增长10.40%;实现归母净利润48.79亿元,同比增长10.19%。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14%,较去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今年前三季度下滑明显。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57%、9.67%、12.60%,较去年末分别下降1.31、1.53、1.86个百分点。
作者梳理发现,今年一季度末、半年末、三季度末,该行各级资本充足率连续下滑(见下图所示)。评级机构联合资信今年7月在对该行出具的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中提到,该行较大力度的分红对其资本积累形成一定压力,同时业务规模的较快增长对其资本形成较大消耗,未来仍需关注业务的持续发展对其核心一级资本的消耗情况。
重庆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重庆银行年报、季报、半年报
上述报告还指出,需关注重庆银行业务集中风险,截至去年末,该行贷款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建筑业,这五大贷款行业占公司贷款的比重分别为30.72%、23.15%、9.20%、8.88%以及7.31%,合计占比为79.26%,较2023年末有所提升。
另外,作者梳理发现,去年至今,重庆银行董监高团队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去年1月,林军因到龄退休,辞去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行内一切职务,杨秀明同年3月起正式担任重庆银行董事长。履历显示,林军1963年8月出生,曾在2018年3月至去年1月掌舵重庆银行接近6年。继任者杨秀明出生于1970年9月,加入重庆银行前长期在中国农业银行任职,曾任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去年6月到10月间,该行3位副行长因工作调动、工作变动等原因离任,3人分别是彭彦曦、刘建华、杨世银。同年11月到12月,该行迎来5位副行长,分别是侯曦蒙、张松、李聪、颜小川、王伟列。王伟列今年2月接任去年12月任期届满的黄华盛,兼任首席风险官。
今年以来,重庆银行再度进行人事调整。4月,张培宗正式出任副行长;6月张松辞去副行长职务,担任该行党委副书记,张松去年11月才被核准重庆银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
在高管团队的一系列变动及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后,重庆银行未来能否如董事长杨秀明所说“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协同并进”?作者将继续关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