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币交易所官网文章正文

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孩子,有可能出现哪些精神心理问题?

火币交易所官网 2022年10月20日 07:14 147 Connor

本文字数约:3639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重视孩子的求助和倾诉,才能尽量免受伤害

02、严重的校园欺凌,可形成重大精神创伤

03、即使情节不严重,也可能导致这些精神障碍

01、重视孩子的求助和倾诉,才能尽量免受伤害

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孩子,有可能出现哪些精神心理问题?

其实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比如校园欺凌很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敏感自卑,影响学习成绩和自信心等等。

不过,大部分父母关注到的只是比较严重、明显的校园欺凌。我们之前的校园欺凌专栏文章里提及过,有很多校园欺凌的形式比较隐蔽。

比如老师对学生的不当教育方式,有些也属于广义上的“校园欺凌”,但很容易被家长忽略,甚至可能站在老师那一边批评孩子,对孩子造成二次心理伤害。

我们在临床中遇到过很多青少年,他们罹患了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父母带他们看过很多医生,但还是好不起来。父母没有办法了,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家庭教育方式,开始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往往到了这时候,孩子才愿意说出来,原来在小学、中学遭受过校园欺凌。父母非常心疼、生气,也很不解,“孩子当初为什么不告诉我们?”通常这是因为孩子根据以往发生的一些事,觉得告诉了父母也没用,甚至反而会被父母批评,所以对父母关闭了心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全文

比如我们心理干预过的一名患者,他从小成绩很好,尤其是小学,是“别人家的孩子”。可上了初中住校后,不到2周后他就遭受来自舍友的校园欺凌,一直持续了3年,对他造成了严重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这是导致他后来罹患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的父母后来才得知这件事,他们想不明白,儿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都好好的,人缘也不错,为啥一上初中不到2周就被欺凌了?而且一直不告诉父母?

这个患者来找我们就诊时,已经成年了,他记得当年被欺凌的事,但他也忘记为什么不告诉父母了,他也很不解。

后来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修复他被校园欺凌的创伤时,发现原来是他父母当时对他的教育比较严厉,造成了一些叠加性心理创伤,他早早对父母关闭了心门,父母也缺乏与他的深入沟通交流,并且没有高度重视他在学校与同学和老师产生的一些人际矛盾,以至于他在学校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他都是选择一味地隐忍,甚至讨好他人,对父母则报喜不报忧。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的青少年患者,抑郁症的、双相障碍的、惊恐障碍的、强迫症的、成瘾疾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甚至被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遭受校园欺凌的经历。

所以,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免遭伤害,首先要对校园欺凌这个问题高度重视起来,不要轻视孩子在学校遇到的人际矛盾,更不要轻视孩子回家对父母的倾诉、求助。否则,父母很有可能失去帮助孩子、保护孩子的机会。

02、严重的校园欺凌,可形成重大精神创伤

关于校园欺凌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心理学界有过不少研究。其中普遍形成共识的是:

比如在学业问题上,被欺凌者在学校里感到害怕、自卑,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业会受到影响,出现成绩下滑、厌学、恐学等。

在行为问题上,被欺凌过的孩子在与别人相处时很可能会变得胆怯、不自信,面对困难时容易退缩。有部分孩子会转而欺负其他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达到泄愤、满足自尊的目的。

而在心理问题上,被欺凌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罹患抑郁症的比例更高。

不过,这部分研究的结果相对比较笼统,未能详细分析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会分别导致哪些影响。而且,从我们在临床中接触过的青少年患者来看,校园欺凌带来的精神心理问题远不止这些。

以下我们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多年来接诊大量被欺凌过的孩子的经验,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第一种情况,极其严重的、孩子认为难以逃脱或摆脱的校园欺凌,很有可能导致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很多被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还有网上流传出来的、看得令人痛心和愤怒的欺凌视频,就属于此类。比如几个人围着受欺凌者拳打脚踢、扇耳光、脱衣服,甚至性侵等等。

而且这类暴力事件往往不止一次,受害孩子可能隔三差五就被欺凌者找茬、打一顿、恐吓勒索,并威胁他们不能告诉别人,否则会遭受更加严重的报复。受害学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真的不敢告诉老师或父母,有的孩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更加求助无门。

我们接诊过的一个青少年患者,她小学到初中一直被几名学生欺凌,扇耳光、殴打、辱骂、扔进垃圾桶,并恐吓她不能告诉父母。她实在承受不了了,找了借口请求父母给自己转学,她以为噩梦终于结束了。

但转学没多久,忽然有一天,她收到陌生号码给她发的两张图片,上面是她当初被扔进的那个垃圾桶!她一下子极度地恐慌,觉得那群人始终盯着自己,无法逃脱。

她很快就出现了严重的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后来被诊断双相障碍,还有大夫怀疑她是精神分裂症。

而且她的人格都产生了异常,出现了严重的偏执型人格改变、反社会型人格改变。她不但想将欺负自己的那几个人折磨致死,还想害死他们的家人,甚至认为人性都是丑陋的,人类就该毁灭,性情变得冷酷。

所以,这类极其严重的、甚至涉及犯罪的校园欺凌事件,会给受害孩子带来非常强烈的恐惧,这是程度最高、最严重的负性情绪。而且因为欺凌长期存在、反复发生,受害者一直处于恐惧中,会形成十分严重的精神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像上面我们举例的患者,其实她出现的症状已经符合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诊断了,但这是个新诊断,2018年才被世卫组织纳入国际诊断标准,所以很多精神科大夫都缺乏意识,往往会将有这类情况的孩子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第二种情况,比较严重的、但一般只发生过一两次的校园欺凌,有可能导致孩子罹患PTSD、严重的学习障碍、社交障碍。比如某次来自同学的殴打、恐吓,或是老师对学生的某次严重体罚、侮辱等。

我们接诊过的一位患者,小学时有一次课堂上老师打了她一巴掌,对她大吼“你去死吧!”患者感到极其愤怒、羞辱,失去了理性,真的冲到走廊从楼上跳了下去,幸好楼层不高,还被树枝挂了一下,最后导致头部严重外伤,没有生命危险。

但从此之后,她对所有老师的感觉都发生了变化,从小学到高中,一遇到老师她就本能地抵触,哪怕她理性上发现有些老师对她其实很好,也还是有这种感觉,她自己都觉察到了,但无法自控。

所以,如果校园欺凌的程度有一定严重性,哪怕只发生了一两次,也容易对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导致孩子出现容易紧张、警惕性高、极力回避等PTSD的症状。

如果这种欺凌来自于老师,还有可能引发后续同学们对孩子的嘲笑、排挤,引发孩子对社交的恐惧和障碍。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缓解,孩子的三观和人格也会受到影响,出现敏感多疑的偏执型人格改变。

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在学校往往如坐针毡,学习状态很快下滑,难以集中注意力上课、学习,引发明显的学习障碍,甚至后续病情严重表现为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等。

03、即使情节不严重,也可能导致这些精神障碍

第三种情况,轻度到中度的校园欺凌,比如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被打伤、抓伤了,但不严重,又或者被同学起绰号了等等。

这类型的校园欺凌虽然不难被发现,因为孩子回家可能会跟父母说、诉苦,但很多家长不够重视,多数选择息事宁人,或者只是安慰孩子几句。如果这些情况长期存在,久而久之,孩子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会受到影响,出现抑郁、焦虑情绪。

如果这些欺凌跟外貌、体重有关的话,比如女孩子被嘲笑痘痘多、长得黑、大胖子之类的,轻则容易引发容貌焦虑,重则可能导致躯体变形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或者我们前几天分析过的“运动成瘾”。

而且就算孩子出现情绪症状去精神科就医,很多大夫也会忽视这些欺凌事件,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这些事件不严重,构不成心理创伤的标准。其实,这都属于我们说的叠加性小心理创伤,虽然每个看起来都很小,但叠加起来、不断发生后,对个体的心理伤害也很深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种情况,隐性的“校园欺凌”,比如同学开一些孩子其实不喜欢的玩笑、小捉弄,对孩子做鬼脸、表示贬低的手势,装作不经意碰孩子一下,撞倒孩子的东西等等。

对比起轻度到中度的校园欺凌,这种事件甚至有点难以界定,这到底算不算欺凌呢?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属于广义上的“校园欺凌”,还有老师对学生的过度罚站、当众指责孩子“笨”“蠢”“无药可救”等不当教育方式,也属于此类。

这些事件更加容易被父母忽视,几句话轻轻带过,根本不认为是个问题,甚至指责孩子,“同学只是跟你玩一下,你怎么那么小气?”“这多大的事?你不用理他们!”“你要是学习好,老师会说你吗?”

孩子心里很郁闷,心里压抑、委屈,但得不到理解、安慰和积极引导。后续他再被人欺负时,哪怕程度比这更严重,也很可能不愿意告诉父母,认为父母不会帮助自己。

这些孩子的心理压力算不上很大,但总感觉有些压抑,有一定的焦虑情绪,有可能表现为学习障碍,严重的话可能有微笑型抑郁症,或者强迫症,在学习上不断施压。而这又会导致严重的学习障碍。

总的来说,如果孩子罹患了精神心理障碍,无论是哪一种,这背后都有可能存在校园欺凌的影子,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跟孩子沟通、寻找。

父母能否及时重视,能否科学理性地引导,将决定了校园欺凌事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有多大。如果处理得好,校园欺凌形成的心理创伤会很小,甚至可以借此培养出孩子的高逆商;如果不懂得科学应对,父母的态度甚至会带来二次心理伤害。

标签: 欺凌 心理问题 受过 哪些 出现

发表评论

火币交易所官网 - 火币中国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